1、探究儿童业态市场,商业项目与儿童业态如何走向共赢?
2、商业地产项目升级改造的方向以及品牌调整的策略如何制定?
3、租售型商业房地产如何步入良性发展?
北购联官微
泛商会官微
很多中心都增加了儿童业态,最多的反映是儿童的业态成为制约购物中心的问题,我想和大家多聊聊,儿童的业态一定要进购物中心吗,还是有其他方法可以化解,还是说我们的购物中心必须有这样的业态?或者说儿童真的能帮助我们很多。
首先感谢北购联搭建这样一个平台,在春节之前,大家聚在一起,也是一个小聚的机会。大家共同探讨一些问题,研究一下商业地产、传统零售业。第一,我们探讨一下儿童业态市场,特别契合当前零售业的趋势。现在受电商冲击,大家一起研究一下,但我感觉传统零售业应该快走出困境了。
首先感谢大家能参加北购联·城市相对论——走进春城(长春站)的论坛, 这个论坛由中国北方购物中心联盟、吉林省商业联合会联合举行,希望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,把自己成功的经验、新的观点都拿出来。
儿童的东西如果投入太大,开发商会有一个疑虑,投完那么大,长时间运营是否真的有实效。开发商进入这个领域就有顾虑。所谓的有料,就是它能不能持续发展。许多地方说搞一个实验场、搞一个乐园,对于开发商要考虑性价比。儿童是为了带客流,并不赚资金,对于我们来说,我们要考虑这个东西能带来多少实效,放在几楼合适,是做汉堡包式的,还是怎么样,垂直动线是商业体要考虑的。
我们作为开发商来讲,跟儿童业态经营者怎么去对接,怎么把他们引到我们的场子里、经营好,一直是一个困扰的问题。因为对儿童业态,我们又爱又恨。非常喜欢,特别是在大型社区,对于开发商来讲,合作模式非常重要,这带来前期的投入非常巨大。尽快让这些业态落地,让经营者能够相信在这个市场上经过深刻的市场调研,它有投资回报率,并且能够盈利,这对我们是最关注的。
一、我认为儿童业态一定要依托大盘。二、要考虑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,你是想把儿童作为增加整体购物的黏性或者整体盈利的品牌。我个人认为,如果依托大盘,把儿童考虑好的情况下,就得牵扯到它的父母、爷爷奶奶、姑姑等人,都要考虑。对症地做一些变化和策略,这样也能产生黏性和共鸣。
我觉得儿童业态对于甲方来讲是非常钟爱,因为一个孩子能左右一个家庭的消费方式,可能这个孩子喜欢到一个商场、到你的购物区来,父母、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,会带动很多人。我觉得应该多做一些儿童相关产业,做的全一些,做小而精一些,它相关的品类很多,儿童用品、服饰、益智、教育、机构、培训等,我们尽量把业态做的全一点,不一定很大。
针对长春市,只要小孩想玩儿、儿童想要消费,我们新天地,前期需要做的,有一个品牌,需要塑造形象,如果是公益的,如果是文化的,我可以塑造品牌文化的,起码在客群中树立一种正面的形象来吸引他。前期就要有一个意识。如果我吸引他进店以后,这时候体验就是非常重要的,也就是感受。如果我们所提供的所有东西能够让他流连忘返。有时候小孩哭着喊着就不走,这也是我们做的动力,希望他逗留的时候更长。他舍不得走,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